客服熱線 18008665020
當前位置:主頁 > 新聞中心 > 行業(yè)動態(tài) >

2018年新能源汽車八大趨勢 將全面邁入2.0時代

來源:轉載 作者:未知 時間:2018-02-27 瀏覽次數:

2017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均接近80萬輛,分別達到79.4萬輛和77.7萬輛。據相關機構預測,自2018年開始,中國將正式進入新能源汽車百萬時代。本文將解析2018年度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yè)發(fā)展趨勢,探尋行業(yè)發(fā)展脈絡。

隨著新能源汽車的發(fā)展,汽車產業(yè)生態(tài)和競爭格局均面臨重構,產業(yè)鏈、生產方式、產品屬性、消費需求和售后服務等方面都在發(fā)生變革,汽車產品加快向低碳、電動、智能化方向發(fā)展,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yè)正全面從1.0時代進入2.0時代!

政策導向的2.0

今年4月1日,新能源乘用車雙積分政策將開始正式實施,意味著新能源汽車市場化時代即將到來。此外,據工信部部長苗圩透露,將加快建立商用車積分管理制度。于此同時,2月13日,四部委發(fā)布了 2018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該政策一方面制定了相應的退坡標準,提高了技術門檻要求,倒逼企業(yè)加快技術進步;同時還加強了監(jiān)管措施和懲罰力度。

智能化的2.0

眾所周知,新能源汽車是智能技術最好的載體。對于新能源汽車而言,僅僅停留在研究電池、電機、電控等關鍵零部件的1.0階段是不夠的,還需要高度關注信息化、智能化的發(fā)展,進入智能化的2.0時代。

在2018年大年三十央視春晚上,鏡頭對準了港珠澳大橋,百度Apollo、比亞迪、金龍、智行者聯手打造的新能源乘用車、微循環(huán)巴士、掃路機和物流車組成的無人駕駛車隊,畫著8字穿行,時長將近1分鐘。此外,電動汽車資源網了解到,在2018年不久的幾個月內,北汽新能源的無人駕駛樣車將在以藍谷為中心的北京無人駕駛示范區(qū)上路測試。

產品升級的2.0

從整車角度來看,原來的大多新能源車型是在傳統(tǒng)汽車基礎上的再開發(fā),沒能根據新能源汽車的技術和應用要求,從車輛平臺進行完整的優(yōu)化開發(fā),車輛控制和能效管理等核心技術缺失。而隨著幾年的技術及市場積累,自主品牌逐漸擁有了針對于新能源特有平臺開發(fā)的技術以及成本支持,比亞迪、北汽、上汽、奇瑞等車企都已建立完善的新能源汽車正向開發(fā)體系,推出了正向開發(fā)的新能源汽車產品。

動力電池的2.0

有媒體報道稱,2017年大概有30家左右的動力電池廠倒閉!隨著2018年的到來,新能源汽車補貼提前退坡再度成為行業(yè)熱門話題,而對于動力電池企業(yè)而言,結構性產能過剩、降價壓力等問題均是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自2017年年初特斯拉宣布生產21700動力電池,21700動力電池風暴就席卷而來。繼特斯拉后,三星SDI、億緯鋰能、遠東福斯特、猛獅科技、深圳比克、力神、天鵬電源等電池企業(yè)都宣稱將布局21700電池,同時還有大批圓柱電池企業(yè)表示正在進行技術儲備。2018年或將有大批量的21700電池開始應用。

電動汽車資源網認為,由于對能量密度的要求越來越高,而磷酸鐵鋰在能量密度提升方面有所不足,因此三元鋰電池將會是未來的主流方向。未來三元鋰電池將不斷向高鎳低鈷化發(fā)展,在提升能量密度的同時降低成本。除此之外,由于動力電池平均報廢年限為5-8年,電動汽車資源網了解到,廢舊動力電池回收市場將從2018年開始爆發(fā),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體系的建立也迫在眉睫。此外,氫燃料電池廣泛應用也需要打破瓶頸。

新能源合資的2.0

對于新能源汽車產業(yè)而言,簽署協(xié)議可能只是序幕,2018年,這些合資項目或將正式落地。隨著新能源合資項目的落地,外資品牌進入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已在所難免,在激發(fā)市場活力的同時,也意味著自主品牌將面臨更大的競爭壓力。

新造車勢力的2.0

2017年是造車新勢力發(fā)展引人注目的一年,也有人認為,2018年或許將是決定其發(fā)展的關鍵年。實際上,到目前為止,已經上市的新造車勢力車型已經有不少,如電咖EV160、云度π1的等車型,但從市場層面來看,該部分車型并沒有對目前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掀起波瀾。從產品上看,這些新造車勢力的產品與傳統(tǒng)造車產品并無較大的差異,也許他們并不能作為新造車勢力的代表。

出行服務的2.0

新能源汽車作為一個新興業(yè)態(tài),不但改變了汽車行業(yè)的發(fā)展模式,還帶動了出行模式的改變,不管是物流出行還是人員出行都進入了共享階段。目前不少主機廠也開始建立自己的運營品牌;此外,運營車輛定制化的趨勢明顯。

售后服務的2.0

2013年之前中國新能源汽車的推廣主要集中在公共服務領域,但是隨著2013年之后,新能源汽車逐步進入私人消費領域,最早的一批私人使用的新能源汽車很多售后問題就逐漸顯現。2018年中國新能源汽車也開始逐漸進入百萬產銷規(guī)模階段,售后問題將會越來越多。

從目前來看,新能源汽車市場真正的競爭尚未完全打開,在這樣一個變革的背景下,迫切要求新能源汽車產業(yè)構建全新業(yè)態(tài):電池從研發(fā)、生產到回收如何形成閉環(huán)?零部件企業(yè)與主機廠之間、主機廠與運營商之間、運營商與終端消費者之間,如何建立行之有效的、標準化、合理化的售后服務體系?如何更好地連接用戶、提高營銷效率,幫助解決存量市場危機,助力新能源產業(yè)長線發(fā)展?

掃一掃分享給朋友

轉載請附帶本文網址:http://m.y9005f.cn/news/23593.html

專汽網[m.y9005f.cn]版權及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專汽網”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專汽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專汽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專汽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屬原作者,如涉及到侵權,請聯系刪除。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3、同時為給讀者帶來更豐富的資源信息,專汽網從即日起誠征好稿,投稿郵箱:yilian@17350.com,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